跳至主要內容

專欄文章Articles

一般內科 呃逆不止的中醫療法

【摘要】
       呃逆,宋代以前稱為噦、噫。金、元、明初多稱咳逆。明末以後多稱呃逆,又名吃逆,俗稱打呃忒。指胃氣上逆從咽喉出,發出一種不由自主的沖激聲,其聲呃呃,故稱為呃逆。現今稱打嗝。
       打嗝是每個人ㄧ生中或多或少都曾發生過,通常發作時間短則數分鐘,長則數日,類似本例打嗝3年都無法停止的案例非常少,此患者3年來都服西藥,來診時從未服用過中藥,是非常典型的案例。
       呃逆臨床以虛寒證較常見,可能常吃冰品或飲茶或長期服用西藥所致,通常不需治療,或按壓內關、足三里、或耳部胃穴即能停止,此患者來診按壓這些穴位並無明顯反應,但經辯證,治療ㄧ個多月即獲得滿意的療效。
       臨床另有一種呃逆,由T7~T8 HIVD壓迫所致,需用傷科手法矯正,此為藥力所不及。

【病患基本資料】
姓名:徐○○,性別:女,年齡:50歲,病歷號碼:275○○○,初診日期:97/03/06,職業:家管,婚姻:已婚,家族史:無,過敏史:無

【主訴】
打嗝不止已3年,除了睡覺才會停,有時嚴重至會喘和胸痛。

【現病史】
胃潰瘍,常胃悶痛,胃脹,大便日1次,稍軟,夜尿1~2次。

【過去病史】
高血壓5年以上,服西藥控制。左髖關節酸痛。

【中醫四診】
望診:面色微白,舌淡白稍暗,有齒痕。
聞診:打嗝聲不絕,語音聲低,無不良氣味。
問診:大便日1次,稍軟。夜尿1~2次。
切診:脈濡。

【中醫治則】
益氣和胃,溫中降逆止呃。

【醫師處方】
初診:970306
代赭旋覆湯 4.0g/包 TidAC PO 7日
橘紅 0.5g/包 TidAC PO 7日
竹如 0.5g/包 TidAC PO 7日

【追蹤診療紀錄】
二診:970315初診後症狀減輕,處方如前
代赭旋覆湯 4.0g/包 TidAC PO 7日
橘紅 0.5g/包 TidAC PO 7日
竹如 0.5g/包 TidAC PO 7日

三診:970324呃逆稍減,有時又發,脈舌同前
代赭旋覆湯 3.0g/包 TidAC PO 7日
橘紅 0.5g/包 TidAC PO 7日
竹如 0.5g/包 TidAC PO 7日
丁香 0.5g/包 TidAC PO 7日
柿蒂 0.5g/包 TidAC PO 7日

四診:970331打嗝減輕約7成,有時頭暈,脈弱,舌淡白
處方如下:
代赭旋覆湯 2.0g/包 TidAC PO 7日
橘紅 0.5g/包 TidAC PO 7日
竹如 0.5g/包 TidAC PO 7日
丁香 0.5g/包 TidAC PO 7日
柿蒂 0.5g/包 TidAC PO 7日
苓桂朮甘湯 1.5g/包 TidAC PO 7日

五診:970408打嗝偶而才會,頭暈較減,脈弱,舌淡白
處方如下
代赭旋覆湯 2.0g/包 TidAC PO 7日
橘紅 0.5/包 TidAC PO 7日
竹如 0.5/包 TidAC PO 7日
丁香 0.5g/包 TidAC PO 7日
柿蒂 0.5g/包 TidAC PO 7日
苓桂朮甘湯 1.5g/包 TidAC PO 7日

六診:970415打嗝偶而才會,頭暈較減,脈弱微滑
處方如下
代赭旋覆湯 2.0g/包 TidAC PO 7日
橘紅 0.5g/包 TidAC PO 7日
竹如 0.5g/包 TidAC PO 7日
丁香 0.5g/包 TidAC PO 7日
柿蒂 0.5g/包 TidAC PO 7日
苓桂朮甘湯 1.5g/包 TidAC PO 7日

七診:970422已不打嗝,舌淡白轉淡紅,夜尿1~2次
處方如下
補中益氣湯 1.5g/包 TidAC PO 7日
苓桂朮甘湯 1.5g/包 TidAC PO 7日
六味地黃丸 1.2g/包 TidAC PO 7日
覆盆子 0.3g/包 TidAC po 7日
杜仲 0.3g/包 TidAC po 7日
肉蓯蓉 0.3g/包 TidAC po 7日

【討論】
       此患者長期服西藥,加上胃潰瘍病史,脈濡,舌淡白,舌有齒痕,面色微白,皆ㄧ派氣虛之象,需益氣和胃,溫中降逆止呃,傷寒雜病論中的旋覆代赭湯和橘皮竹茹湯,在此處是非常適合的,故初診後即獲明顯的改善,患者信心倍增而再次求診,四診之後打嗝已大致改善,此時患者有頭暈情形,本人並未因患者有高血壓病史,就處以天麻、鉤藤等類的降壓藥,而是根據患者的舌脈象酌加苓桂朮甘湯,也獲得滿意的療效,通常高血壓、高血糖久病患者,因久服西藥,舌脈會轉成虛象,若初診即用滋陰清熱藥,容易有反效果。患者最後求診時,為時3年的打嗝已不發作,當時建議患者服用歸脾湯(丸劑)或補中益氣湯(丸劑)以鞏固療效。

【歷史典籍】
《傷寒雜病論》:
傷寒發汗,若吐、若下,解後,心下痞硬,噫氣不除者,旋覆代赭湯主之。
噦逆,其人虛者,橘皮竹茹湯主之。
傷寒若吐若下後,心下逆滿,氣上衝胸,起則頭眩,脈沉緊,發則動經,身為振振搖者,苓桂朮甘湯主之。
《本草備要》:丁香、柿蒂止呃逆。
《素問‧宣明五氣篇》:胃為氣逆,為噦,為恐。
《靈樞‧口問篇》:穀入於胃,胃氣上注於肺,今有故寒氣與新入之穀氣俱還入於胃,新故相亂,真邪相攻,氣並相逆,復出於胃,故為噦。
《丹溪心法‧呃逆》:古謂之噦,近謂之呃,乃胃寒所生,寒氣自逆而呃上。亦有熱呃,亦有其他發病呃者,視其有餘不足治之。
《景岳全書‧呃逆》:呃逆之大要,亦為三者而已,一曰寒呃,二曰熱呃,三曰虛脫之呃。寒呃,可溫可散,熱呃,可降可清,火靜而氣自平。惟虛脫之呃,則誠危殆之證。

【參考資料】
傷寒雜病論 (桂林古本) 第8卷40條P164 第11卷109條P228
彩色本草備藥 立德出版社 P504~506
實用中醫辭典 知音出版社 P317~318
景岳全書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明集19卷 P239~242
靈樞 人民衛生出版社 P473
素問 人民衛生出版社 P328



名利
無非是紅塵的遊戲
令人吃不下睡不著
提不起也放不下
終日心思只在計算著別人
今日你囂張
明日我猖狂
且看他日
俱各往棺材裡躺
你也沒輸
我也沒贏
不過是大夢一場 85.06.25
 
QR Code
地址
彰化縣二林鎮北平里新生路162號
電話
04-8958235
傳真
04-8958234
訪客人數:
Copyright © Chi-W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linic All Rights Reserved.